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德国足球厉害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德国足球厉害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934/第3名, 1938/第10名
1954/冠军 1958/第4名
1962/第7名 1966/第2名
1970/第3名 1974/冠军
1978/第6名 1982/第2名
1986/第2名 1990/第1名
1994/8强 1998/8强
2002/第2名 2006/第3名
2010/第3名 2014/冠军
2018/小组未出线
其实德国是世界足坛少有的拥有自己鲜明风格的足球强国。
因为笔者看球比较晚,所以不谈90年之前的,只谈90年至今的德国足球风格。
克林斯曼之前的德国足球风格——坚强稳定
在克林斯曼做德国主教练之前,德国足球因为人才断档,导致顶级球星数量不多,哈斯勒,克林斯曼,比埃尔霍夫,卡恩,巴拉克,马特乌斯,绍尔,诺伊维尔等球星。而且要注意哦,这些球星很多都不是同一年代的,因此,看起来这么多球星,其实从90年到2012年左右,德国一直没有什么顶级球星支撑,96年欧洲杯几乎是德国队最后的光荣。此后德国就开始了铁血支撑战术年代,早期的马特乌斯,后期的巴拉克加卡恩。德国队的战术就是中后场堆积一大堆中老年人,用自己的身体去参与防守肉搏,中前场放两个速度快,技术好的年轻人去冲刺,博一把抢点或者头球硬砸的机会,因此德国的头球大师一直不缺,从克林斯曼到比埃尔霍夫,再到克洛泽。同时,德国的防守虽然以老人为主,但防守质量却相当不差,因此经常可以把比赛拖入点球大战,用点球大战来击败对手。当时的各大世界强国不但害怕德国的反击头球,更怕被德国队带入点球大战,因为德国队的点球成功率实在太稳定,太高了。
克林斯曼之后的德国足球风格——放弃高空优势,主打中场控制
自从克林斯曼成为德国队主教练后,就对德国的传统反击头球打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其后勒夫也将这一理念一直延续下去。具体的做法为将巴拉克放逐,引入新的年轻球员,施魏因施泰格、格策、波多尔斯基,厄齐尔,穆勒,拉姆,克罗斯。这些年轻球员基本都具有优秀的传控技巧,清醒的头脑,完全可以满足克林斯曼和勒夫要求的技术流,地面流打法。同时德国在这一时期,优秀的中场球员井喷,在很多情况下,德国甚至能够排出无锋阵的打法,用跑位诡异的穆勒担任中锋,伺机在禁区内进行抢点。
尽管这一战术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,在巴西世界杯上,甚至打了技术流的祖师爷巴西7比1,但在后期,由于德国战术的限制,德国的头球功力反而没有了,遇到龟缩防守的球队,德国队缺少一柄攻城锤,战绩也从此直线下降。
德国的总体风格一向是偏重稳重和整体推进,但在克林斯曼和勒夫的改革下,开始转向了技术流打法。但德国的国民性在这里,未来德国必将继续走向差异化,继续走回自己注重整体推进的打法,毕竟这样的打法在很长时间已经证实了是适合并且能够取得胜利的。
1990年意大利之夏伊始,是我开始关注的第一届足球世界杯,最终夺冠的正是三驾马车领衔的德国战车。
正如那届德国国家队一样,德国战车一贯的风格就是不屈不饶、个个硬汉的猛男形象,无论是前锋线金色轰炸机的攻城拔寨,还是无法逾越的后腰马特乌斯,最后挺立着布雷默全能无敌……,之后还不断认识了哈斯勒、萨默尔、卡恩、穆勒等等等。
德国足球一直都是传统的欧洲强队,留在球迷印象中的那只战车永远不会变老爷车,场上浴血奋战、不服输的韧劲让每一个对手胆寒,硬朗的团队打法也让技术型球队捉摸不透。这架战车有时候像宝马车那样优雅高贵,有时候又像奔驰车那样质量过硬,有时候还像保时捷那样疯狂飞奔。
德国队一直是一支非常注重团队协作的团队。早期的德国队不是缺乏细腻的个人技术与天马行空的创造力,严格的团队执行力掩盖了球员在大赛上的个性展出。
现在的德国队更多的注重快节奏比赛的适应力于对比赛的控制力,追求高品质的比赛质量。
对于球员的体力有非常好的保护,但缺点十分明显,年轻球员缺乏对比赛的阅读能力,战术水准有所下降。
优秀的青训体制带来的球员储备更多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足球厉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德国足球厉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